Nov 18, 2008

体验无第二

2008年Moto GP 中国大奖赛以小飞侠罗西(Valentino Rossi)的胜利落幕,也宣告七年合同提前中止。回想2005年2月,多纳(Dorna)体育与上海国际赛车场签约时踌躇满志,CEO卡梅罗·埃斯佩莱塔(Carmelo EzpeletaDorna)对媒体表示:“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Moto GP与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联系在一起……”媒体分析,Moto GP在华商业开发一直惨淡。据上赛道统计,历年现场观众人数一直在4万上下徘徊。主办方看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年产1700万辆,约占全球一半。但实际上国产摩托以小排量为主,面向广大的农村。中国摩托车制造商多为民营企业,量力而行,加之各大城市相继禁摩,对赞助以城市为主要受众的Moto GP敬而远之。

但我很怀疑这些解释并不充分。相比门票,电视转播及商业赞助才是收益的大头。负面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后者,全球转播拍到空看台,损害品牌。现场观众虽然能更真实地体验呼啸来去,通常只看到一段赛道,不如电视观众及其它比赛现场观赏全景。据统计,F1上海站现场观众数也在下降。

摩托制造商确实重要,但潜在赞助行业要广泛地多。不少观点归咎禁摩令。各地政府有环保、交管、治安(飞车党)等多方面考虑。禁摩不仅影响制造商的赞助,还被认为压抑了观众的热情。这一点最为可疑。

那些在中国被戏言,要想死地快,就买一脚踹,在日本被称为暴走族的人,必然是Moto GP的死忠粉丝,但数量较少。转播及赞助面向广大的纯观众,就是只看不玩。如同冷笑话讲,足球对健康毫无益处:22个需要休息的人拼命奔跑,四万个需要运动的人却坐着休息。显然禁摩令不影响纯观众。对暴走观众的影响也可能是正面地,在观看中释放压抑的驾驶欲望,如同单身男青年看日本AV。总之,在关联两种体验之前,必须谨慎地评估相关性。美国融合西部牛仔和两次大战军用的传统,形成豪放不羁的摩托文化,经典形象有好莱坞电影<狂野的人>和<追风骑士>。美国的汽车工业和文化也更发达,号称“轮子上的国家”。但F1和Moto GP都发源于欧洲。美国虽有自己的SDK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商业运作稍逊一筹。

也许更密切的关联是与F1。媒体、网友、赛事相关单位经常拿Moto GP与F1比,注意,很少用F1与Moto GP比。有报道以此说明Moto GP的“成功”。但从某种角度,这是贬低而非赞扬。

甚至可能相关企业有意采取追随者战略。上赛道为招商F1兴建,Moto GP随后跟进签约。据卡梅罗·埃斯佩莱塔本人说,是好友,“F1教父”伯尼·埃克斯通(Bernie Ecclestone)向他推荐了上海。2008年赛季上,川崎车队领队依田一郎对记者说:“我们的赛车采用很多F1的技术,部分材料的选择甚至还要超过。”追随者战略像商业一样悠久。有这样的说法:快餐业老二不需要战略,老大在哪里开店,隔壁再开一间就是了。但近年来的实践,包括本案例,显示该战略可能只对产品经济有效,而体验经济适得其反。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套用字面而不是本意,我们也可以说,产品无第一,体验无第二。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张维迎曾问学生,为什么电视需要而土豆不需要品牌,因为电视的质量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自己不能检验。但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估计大宗食品也会出现品牌,鸡蛋就已经有了。我觉得这个例子有待商榷,不过质量至少是品牌的重点之一。

所谓产品无第一,是指需求和技术的同质,决定同行业的产品质量也趋同。随着外包的发展,不同品牌经常由同一家厂商代工,就更接近。人们对第一名的信心可以顺延到第二名。这就是追随者战略的逻辑,经济学称为搭便车。而体验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人类天性求新求奇,就挤压了追随者的市场空间。回到本文的案例,两项赛事在技术上有两轮四轮的区别。公认Moto GP相对人的因素,F1相对技术的因素更重。摩托车体窄,参赛车辆多,超车机会也多,不加油,也就没有进站策略等等。两项运动都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伴随很多欧洲观众的成长。上世纪70年代前后,商业赛事发生电视转播革命,在此之前,两项赛事空间从而体验上相互分隔。对于欧洲观众,两种体验有一定的差异化。

但中国观众是在后电视时代才接触两项赛事,F1又比Moto GP稍早进入。既无汽车文化也无摩托文化,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可以想象,中国观众的体验相对粗略,将两者视为一项极限赛车运动,F1就挤压了Moto GP的市场。实际上F1在中国,特别是现场,也走形成追星运动。

上赛道显然对此也有认识, 将票价差异化。2005年F1最贵的套票3980元,最贱的日票160元,Moto GP则为1880元和30元,分别称为高端和时尚路线。相比F1客大欺主,上赛道与Moto GP合作能分享更多权益。推广也不遗余力。但真正喜欢和不喜欢的,都不在乎价钱。企业不能像控制产品那样控制体验。

企业市场部对广告受众非常敏感,可能也发现这个问题。此外,中国的企业规模两极分化,大国企会觉得F1更门当户对,而民营中小企业,即使Moto GP礼贤下“市”,也勉为其难。从鸦片战争到网络潮,西方商业界始终对于中国市场,仅仅因为规模而抱有幻想。或走另一极端,仅仅因为人均收入而不抱希望。事实总让他们大跌眼镜。惯例外企进入前要做调研。我曾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全面”的问卷,看完的感想如同电影<机器公敌>中博士的遗言录像说:“要问正确的问题”。感性的调研也许更重要,比理性先行。站在中国的街头,数一千辆摩托,就能发现很多问题。

多纳公司给媒体回信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看到Moto GP中国大奖赛。届时他们会怎么做?从这一次中吸取什么教训?在下有些谬见:

首先,将合作城市迁往重庆或成都。也可以考虑两城联办。重庆是摩托工业重镇。成都是休闲之都。两城都致力追赶东部大都市,可能将Moto GP作为城市名片,正如上海之于F1。西部的商业赛事市场存在大片空白。未来十年,很可能发生东部工业向西部迁移的运动,就像当初从西方向中国迁移。可以称为新三线建设。Moto GP有望获得在上海无法获得的观众、企业和政府支持。

其次,MotoGP按排气量设置GP125、GP250、MotoGP三个级别,每站都有三组比赛,MotoGP组是由GP500升级而来,成为主流,以该级别命名整个赛事就是证明。如果卷土重来,能否转型为Moto125?250不考虑,在中国俗文化中有特别的含义。将匹配中国摩托企业的能力和市场,吸引他们组队参加。当然,这会影响Moto GP的全球战略,不过中国市场值得这样做。

还要考虑一些宏观趋势。中国各级城市也曾发布打狗令,最近已转变为严格管理。禁摩令也有望松动。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承诺将采取积极的环保政策,全球范围内将加强对碳排放的限制。也会推动摩托工业,像汽车工业一样转产小排量经济型。最终会影响摩托赛事。

产品经济首要的战略,是否进入某个市场。而体验经济必须在更高层次上,先界定市场,这个问题会一直困挠其经理人。本文涉及两项赛事的体验关联还比较直观,将来一定会有更多跨度更大的案例。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第四章<崖高人远>写道:……南海鳄神又道:“妙极,妙极!你很像我,你很像我!”不管他说什么话,都不及‘你很像我’这四字令段誉与木婉清如此诧异,二人均想:“这话莫名其妙之至,你武功高强,容貌丑陋,像你什么啊?何况还加上一个‘很’字?”……那料到他说“你很像我”,只不过是两人的一块脑骨相同……

2008.11.18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