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29, 2009

工会启示录

通用CEO瓦格纳被政府罢免,总裁亨德森接任,在NBC访谈表示:“公司正努力避免破产,但如果不能实现削减成本和瘦身,破产将会是最好的选择。”此时正值通用百年。美国汽车工业已多年走下坡路,金融危机不过是雪上加霜。根源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尽管如此高管难其咎。
成本中最大也最难减的一块是人力成本。2006年一项统计显示,美国汽车厂商的平均时薪超过70美元,而日系车的美国工厂只有不到50美元。这种差别“归功于”工会。美国汽车联合工会(UAM)号称“世界最有战斗力工会”,形势日趋恶化,仍不让步。因而遭到各界批评。但也有不同声音,如国内奇文<美国汽车业救助背后的阶级斗争>,颇有改革前的风骨。

要理解这个问题,可以援引一段往事。一百年前,美国汽车工人日薪约2.2美元,上午被解雇,下午就能入职其它工厂,因而普遍懒散。福特在董事会提议大幅提高工资,遭到反对。有董事嘲笑,既然要涨到3美元,何不干脆4甚至5美元。福特接受挑战,于1914年1月12日宣布,日薪增至5美元,并将日工作时间从9小时压缩到8小时。轰动一时。

左右观点,孰是孰非,为什么看起来一样的措施,百年前为桔,百年后就为枳呢?福特加薪,工人积极性大幅提高,辞职和解雇显著减少。经济学称为效率工资。所以不能单纯比较薪资的数字,与生产率挂钩才有意义。美国汽车工业的效率早已落后于著名的丰田生产方式,人工实际比表面的数字还要昂贵地多。与生产率无关,应称为福利。两者有本质区别。
但另一方面,工人实际到手的现金,也没有表面的数字那么大。还包括名目繁多的福利。都是工会的“战绩”,及一些非经济权益,比如可以在生产线抽烟。从生产质量和安全的要求,都很成疑问。这些与其说是为工人谋福利,不如说是工会官僚维护自身的地位。

美国的工会运动不同于欧洲阶级兄弟更具政治性,甚至组成工党执政,而是专注经济利益。但工会组织殊途同归,最终都形成官僚机构,与大政府大企业的作风一模一样。同样深深卷入政治,只是形式间接,开展院外活动。工会历来是民主党的金主,本轮谈判UAM态度强硬,也是赌汽车业三巨头已经“大到不能死”,政府不会袖手旁观。

过犹不及。美国是过,中国则不及。国内的工资水平同样与生产率无关,但美国汽车业是无关地膨胀,国内是无关地缩水。部分学者鼓吹保持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中央提出扩大内需,执行中不应停留在表面的数字,而要建立工资关联生产率的机制。中国的事情往往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主要防右(工资落后于生产率)的同时,也要防左。

2009.4.9
本文授权<新快报>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hey, i really like your blog, just hoping you could follow me as well? no pressure or anything haha, just trying to build a following. have a great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