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27, 2008

某种方案

探讨一下改革的具体方案,抛砖引玉。

短期内应适当倒退,委婉地说是调整。全路恢复副司机,增加基层员工数,削减工作量,尽量提高福利。条件较差线路削减运行速度和长交路。全路调度及协作单位脱离各局,组成调度局,不对营收负责,级别等于甚至高于各局,比如设立铁道部总调度师职位。行政分两级,选取两到三个铁路枢纽建立调度中心,互为备份,轮流值勤。基层调度所恢复到原分局情况,甚至更细分。
中长期改革要组织先行。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坚决建议:“如果领导人想根本转移组织的焦点,那就必须先把权力从现在的‘大王’手中夺过来,公开转交给新大王。”同理,上级也许可以筹备整合,熟悉情况的名义,将铁道部要员悉数调入交通部,如有必要为他们“创造”一些职位。从交通部派出工作组主持铁路改革,先稳定基层和技术员工。

电信和金融改革都得到大量资金支持,且原机构主要转型盈利性企业,铁路财政更弱,自然垄断更强,预计保留更多公益职能。上级也许可以筹集巨资建立铁路基金或更大的交通补贴。少量中央直管,大部分划拨地方。各省份额与历年运量和落后程度成正比,长期保持不变。只要用于铁路,地方可自行安排。

中国东西地势呈三级阶梯,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中国铁路已建成五纵三横八条干线,规划将扩为八纵八横。可结合地缘和干线,分为数区,采取不同的制度安排。下面基于五纵三横讨论,未来建成的干线参考邻线。
东部地势低平,经济发达,效仿电信业,以盈利为目标。其中东北地缘相对独立,正寻求振兴,可单划一区。除东北外,包括京沪、京九和京广三条纵线,京长珠三个城市群的城际快运线路。客货分离公认是趋势,也是铁路十五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的重点之一,这里和下面的讨论以中东部干线完全客货分线为前提,独立的客运和货运公司才有可能。

东区和东北区各成立一家客运和一家货运公司。异区异质企业间可相互出租线路,比如东北客运公司租用东部货运专线,提供与东部客运基本同质的服务。东部其它运输业也高度发达,与铁路构成异质竞争。高端客户走航空,短途客户走公路,大宗货物走海运。总之铁路并无垄断优势。应允许四家公司自由定价。相应执行股东权利的官员必须目标明确单一。东部的盈利和公益不冲突,但也有丘陵,存在相对贫困地区。各省酌情设法补贴。

西部包兰、兰新、青藏三条铁路沿线环境艰苦,地广人稀,均为民族地区,正是多事之秋,其战略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应单独成立实体或并入战略运输局这样名字的机构,继续依靠中央财政,以发展和稳定边疆为己任。可以注意到,西部旅游业的潜力巨大,对铁路客运的需求巨大。
东西部相对简单,而三条横线和第二阶梯两条纵线合称中部铁路,沿线差异显著,横线越向东越发达,纵线中焦柳线过江汉平原、宝成-成昆线过关中盆地和成都平原等宝地。但主要还是服务中西部,输出民工和初级产品,如焦柳线旨在晋煤南运。应以公益为目标。中西部运输业异质竞争也相对弱,我们探讨在铁路内外建立某种市场机制,反映公益和地区差异,抑制垄断。首先三横以秦淮为界分立,两纵合并,将来也客货分离,共成立六家,我们仍称为公司。

如前所述,中央有铁路基金,各省用中央的补贴,可能还从地方财政拨款,也成立铁路基金。我国并非联邦制,但在这里,中央和地方作为平行的法人认购六家中部铁路公司的股权。既以公益为目标,所谓认购,实际上是各级政府愿意支付的补贴额。财年初公司基于总补贴,制定宏观经济计划,包括全年总运能和平均人/吨公里成本,减去平均补贴即为平均价格。

所谓股权,等于各级政府补贴占总补贴比例,并分配等比的平价运能。地方配额一般以本省为始发地,部分订单转运多条干线,也可能认购管外公司运能,指定外省始发。各省还可能将配额按时间地点再分,比如山地县水果产季配额。但地方政府只消费部分运能,其余仍由铁路销售给管内个人和企业。中央配额则完全由直属机构消费。这样的股东类似团购经纪。铁路公司再基于宏观消费计划制定微观经济和生产计划,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只要总额和平价对上就行。

为了公益和政绩,地方财政可能扩充基金及份额。前提是获得对等的处置和收益权。1987年广东省和铁道部合资修建三水至茂名铁路,1991年6月1日正式运营,曾被誉为“三茂模式”。广东省投资巨大,但业务和人事都由广州铁路局-集团公司管理,双方产权划分僵持不下,铁路效益不佳、债务沉重,公司改制和上市屡屡受挫,最终于2003年被铁道部“增持”回收。
除了地方财政,我们期望开辟另一个源头。如果大托运人和物流企业向基金注资,分到等比的平价配额,比向中部铁路公司直接购买服务划算,将成为战略投资者。可以是民企或外企,舆论风险较小,因为这些运能还要经营,也不能转移海外。同理能排除敏感的金融资本。

但上述假设,注资加平价比直购划算,存在疑问。可能有几个原因:直购的总量受到地区配额限制,价格存在波动,从这个角度,配额像期货。更重要地是自然垄断的成本结构:固定投资极大,边际成本极小。前提还是政府补贴大部分固定投资,战略投资才可能盈利。或征集足够多的战略投资者,前提是政府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计划不如变化。总会某个时间地点运能过剩或不足。为此开设运能交易所。各省可互换配额,也可现金交易,回款基金。如果东西部铁路也进场批发运能,形成较透明的全路价格体系,有助于公益和改进管理。如果运能偏差长期存在,还可转让股权。这也是战略投资者、特别是跨省企业的第二个入口。

上面是中部铁路宏观投资和市场体制,下面探讨微观治理。三横两纵都穿越多省,西部分得更多补贴,东部经济发达。出于效率考虑,铁路两端对开的运能大致相等。总之董事会有望达成制衡,不会像很多国企一股独大。各省可能扩大配额,也可能维持现状或减少。但投资回报(运能)率最大化应有共识。
股东相当于团购经纪也是大客户,有望提升中部铁路的市场意识。宏观消费计划反映地区特点。地方财政和战略投资分别追求公益和盈利,消费部分和全部配额。这些差异都隐含在基金内,铁路公司无须操心过程,只对结果负责,保持单一目标:投资回报(运能)率最大化,以及干线的完整。

管理层受到的激励或许弱于东部,薪资更低,也不准保留剩余,会把预算全花光,大型组织的权力和荣誉能程度不同地予以弥补。但约束肯定强于现体制的少数高管。在我们的设计中,铁路基金接近区域市场,每家公司都接受多家基金补贴。如果引入战略投资者,更是内行的商人。

而纵线横线分属不同公司,已建成的路网,基本每省都纵横交错,将来干线数量更会翻番。相应一家铁路基金补贴两家公司,秦淮沿线省份可能补贴三家。这两三家公司服务于同一市场,绩效具有可比性,有助于基金考核管理层,还能像私人投资者用脚投票,将投资从低效公司转入高效公司,从铁路转入其他运输方式。中东部铁路共同形成一个经理人市场。都是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虽然强化约束,管理层仍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就政府所能获得的信息,宏观消费计划也许细化到县和月,管理层据此配置运输资源。财年初的宏观计划包括总人工成本和平均薪资,但允许管理层根据员工个人绩效奖惩。

上述中东部共十家铁路公司,合计覆盖中国绝大多数的人口和经济。每省都纵横干线交错,分属不同公司。如果托运人在纵横线周边的目标市场差异较小,两线运费将直接影响各自的承运量。构成间接的同质竞争。

可能的问题,东部铁路自负盈亏,中部铁路受补贴,对前者构成不当竞争。我们猜想,首先间接同质竞争有限,其次东部铁路追求利润最大化,会“撇脂”即定位高端,目前东部市场已初见端倪,建设城际快运很有动力。中部铁路追求投资回报(运能)率最大化,趋向低价。西部铁路的目标决定也是如此。如果东部铁路的服务与中西部明显区分,有可能租用中西部的线路。

调度独立于各公司,成为空管局一类的政府机构。短期改革整合调度即为此作准备。可能在武汉或郑州建立第一个调度中心,为保证东北与东南公司竞争,在沈阳建立第二中心,西部三条线交汇于兰州,为第三中心。三个调度中心轮流值勤,互备不测。
早孕而流产的客运公司改革中,客运公司与车站矛盾重重。我们的设计并非网运分离,大部分车站将隶属其所在的干线公司。问题在于干线交汇站,一般都客货云集,财源滚滚,如果划给干线之一,既使不存在间接异质竞争,也会优先安排自家业务。有电信业互联互通的前车之鉴。所以应独立于公司,由铁路基金直管,车站的通路资源按运能分配,或由公司竞拍。

在薪资体系上,西部铁路仍沿袭公务员。地方政府也关心就业和稳定,中部铁路将采取高就业低工资高福利的结构。高就业低工资,约束管理层的自主权。很多福利是实物或服务,既反映地区差异,全公司又能统一工资水平。东部铁路则采取高工资低福利。

高工资意味着减员。可再次利用纵横分离,分流至横线公司。现今中东部的铁路局都将分拆。前端的运营按干线容易区隔,后台的资源则按铁路基金认购额分配。该方案显然比合并铁路局直接翻牌公司麻烦地多,但长期收益更好。如果中国电信1999年第一次分拆是按奇偶号而非业务种类,就不会有互联互通、小灵通、3G等等问题,也不会2008年还要重组。分拆顺利的前提,是员工认可。

依惯例国企建立公司工会,目前尚无可能出现独立工会。可行也稍好的安排是分别隶属地方政府,离员工近些。其编制与铁路基金同级,独立于公司,一定程度上约束两者侵害员工权益。如同铁路基金,一家工会包括两三家公司员工,有义务争取平等的权益。地方铁路工会组成铁路工联,隶属总工会,行政级别比公司工会高。

依此类推,成立托运人团体保障其权益。或可再分为工商和农业托运人两个团体,地方政府将运能配额按县市细分,程度不同地对应两者,可委托他们监督执行。铁路征地及纠纷多在农村,可将其诉求包括在农业托运人团体中。

改革因地因部门制宜,那2010年的大限也可以适当松紧,以免冒进。

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回忆:“作为一个生长于前喷气机时代蒙大拿州的男孩,铁路寄托了我全部的幻想,当时世界上最快的火车是大北方的‘帝国建设者’……想成就未来,必须培养那列火车名字所蕴涵的精神:那里还没有帝国,只有一片空旷的荒原……”
2008.6.1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