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9, 2005

联想中国未来

联想中国将投入一场残酷而漫长的价格战。2005年3月10日Gartner 发布2004年中国PC销量排名,联想以25.1%的市场占有率继续名列榜首,出货量同比增长34%,之后是方正9.9%,增长80%,第三名同方7.8%,增长71%,戴尔虽然亦增长29%,却从第二跌至第四,为7.2%,IBM稳居第五,为5.1%。

当月下旬戴尔访华,有业界人士认为此行实为督战。他在媒体采访中拒绝承认增长放缓,表示统计有误,IDC报告既将出台,到时会说明一切。Gartner则坚持自己的数据可信,国内PC厂商的增长来自政府和教育部门采购,同时一、二级市场已相对饱和,戴尔受直销模式限制,很难向中小城市突破。戴尔加大了赌注,在这次访问中和厦门市政府签署了建设戴尔二期项目的协议。建成后戴尔在中国的年产能将从四百万台增加到一千万台。戴尔还突击移动计算领域,于2005年3月推出了最低5999元的Inspiron 2200笔记本电脑。

Zol评论员后场前锋写道:“几个月前,当惠普6999元笔记本突如其来发布的时候,就有几个国产笔记本厂商经受不住这如雷轰顶的打击,决定淡出江湖了。这次不知道又会有谁……在狂乱的一番思索之后,笔者大概想到了几点:一,神舟的低价策略很现实,很真实;二,戴尔的确强大;三,联想5999元会火速发布;四,众多国内厂商,该梦醒时分了;五,经济水平有限的朋友们,恭喜恭喜。”
这是中国PC市场应用导向的新阶段。早在2001年初,业界怀疑是Intel的“驱虎吞狼”之计,TCL率先推出P4电脑,结束了联想在产品发布上的领跑,这次突袭并没有“得手”。

但中国的“普及计算”和美国还是存在很大差距。中国政府的公共采购于理于法都应该继续关照本土企业,联想中国也会加强对行业信息化市场的开发,将“农民机”进行到底,推动移动计算的普及。

下一步,向全世界“普及计算”。全球PC用户突破10亿已指日可待。IDC认为2003年底已达到6.7亿,到2009年底将达到12亿。Gartner则估计2003年底为6.318亿,2008年9.53亿,第10亿个PC用户将在2009年的某一天出现。想占据这样巨大的市场,要克服贫困、能源、语言、地方法律、教育水平等重重困难。IDC分析师罗杰·凯(Roger Kay)认为:发展中国家PC销售瓶颈问题“不仅会在第一个10亿时产生,在第二乃至第三个10亿出现的时候仍将持续存在”。
不过这也是个好消息,直销肯定更难。Gartner分析师查尔斯·萨穆德斯(Charles Smulders)指出,戴尔尽管能够在拉美市场做到最大,但在俄罗斯、东欧等地,本土厂商能够推出更廉价的PC,戴尔想真正控制这些地区仍要在价格上多做文章。

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世界经济论坛(WEF)上努力游说100美元廉价PC的创意,有评论认为这是痴人说梦,据说威盛创始人陈文琦指出了尼氏幻想的致命缺点就是能源,“想治疗这种‘目盲症’也很简单,去买一台手摇发电机回来,尝试让你的手机电池充到能支持5分钟的谈话。吁!知道累了吧。现在再想象一下如何‘摇出’能支持功率为75瓦的PC运作的电能来。”

这种说法确实很风趣,可惜经不起推敲。正是因为怕累,人们才发明了蒸汽机、内燃机乃至电力代替人力;用尽除了手摇外的各种方式来发电;明天也一定能供应更多、更洁净和持久的能源。至于应用、网络服务等等,一样都只是时间问题。IDC分析师罗杰·凯指出:“同汽车一样,只要潜在的消费者认为PC是一种生产工具,他们就会考虑对它进行投资”。关键拿出100美元PC先。PC和白菜完全没有区别了,这正是价格战的新思路,原因还是计算力供求的逆转。其实以前摩尔定律的降价方式——通过不断推陈出新,保持主流配置的价格,也就是Wintel的暴利——从长期观察也是绝对地降价。在我们有生之年,一定可以看到100美元,甚至更便宜PC的诞生。这也将影响“在考虑成本和市场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以一种全球方式制造和生产PC。”

<纽约时报>2004年底报道,“在白宫经济会议上,戴尔 CEO罗林斯(Kevin Rollins)夸口说:‘戴尔在美国销售的所有计算机都是国内制造。没有外包,没有一台是在外国生产后运进美国的。’这并不完全准确,戴尔的笔记本电脑实际上是在国外组装的。戴尔决定扩张在美国的制造实力其实与爱国无关。戴尔继续在美国制造是因为这是最理想的地方,我们也能以最节约成本的方式生产。”

以前确有过日本厂商在本土采用更高效的自动化而将生产线从中国撤离的案例,但这里罗林斯先生更像在学习中国一些企业所谓“民族产业”的宣传伎俩。此次戴尔访华期间表示:“我们的全球采购中心计划今年在中国采购的零部件达到150亿美元(2004年戴尔营收414亿美元),所采购的这些零部件产品将用于戴尔在全球销售的产品中。”戴尔只在美国组装,这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谁都知道笔记本的组装要比台式机复杂。“最理想的地方”没有错,但“最节约成本的方式”恐怕是美国记者一厢情愿。

据<施振荣与宏基电脑>记述,1992年9月<哈佛商业评论>一篇文章指出,由于科技和交通发达,未来能保持竞争力、主宰市场的将是不制造电脑的电脑公司和不制造半导体的半导体公司。此时施正深刻反省宏基的严重亏损,“直接原因都是库存太多。造成库存的原因则是产品更新速度太快,价格变动太快……库存增加始于百克贝尔(Packard Bell)和戴尔两家公司挑起的产销革命……”

施顿悟以后,“……三年半内快速地在全球建立34个组装据点,并以这34个据点压迫后勤作业建立精确的采购和零组件运销系统……施振荣直接将新的改革做法称为‘快餐式’的产销模式,‘很简单,我们就是要像麦当劳一样,在当地采购,在当地组装,让消费者买到功能新鲜、品质一致的宏基电脑。’”
这和康柏的成败是一个问题,也是本土PC成功的原因。Wintel“环境”的生存法则就是快。<戴尔战略>非常坦白地说:“如果我们有8天存货,而竞争者有40天存货,这时Intel成功开出一种700MHz的新芯片,我们公司便能比竞争者早32天在市场上推出这种新的芯片。”

并且戴尔按需组装,就不会像IBM和康柏那样大批订单砸在手里,所以没人有机会把戴尔变成康柏第二。戴尔最初的生意就是改装压库的PC。“比方说,经销商订了100台,最后可能只收到10台……下次会改订1000台,但结果收到633台,由于他其实只需要100台……结果是,他们以低于成本价许多抛售,这就是所谓的‘IBM灰市’”。<第五项修炼>中的“啤酒游戏”也是讲这件事。

而之所以“戴尔的笔记本电脑实际上是在国外组装”,首先笔记本是应用导向,其次“在国外组装”是“最节约成本的方式”,多半是在中国。那么,首先联想国际完全能把应用做得更好。其次,随着Wintel失势,联想中国也许可以在国内组装台式机再销往世界,同时尽可能学习戴尔的效率。中国人是很聪明的,至少在制造业上能无穷地逼近美国人,但美国的人工永远无法降到中国的水平。
这正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秘诀”。<商业周刊>中文版2005年1月的<“中国价格”>报道称,美国劳工统计局雇佣的顾问研究发现,中国工人平均时薪约为64美分,而美国工人为21.11美元,另外30个国家地区则是14.22美元。

美国零售商以每条9美分的价格从中国进口长纸带,比美国制造商Seaman的原材料成本还低。该公司总裁乔治•琼斯说:“我们原以为可以借助自动化手段与中国厂商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相抗衡,但事实上我们做不到这点。”代工厂商伟创力CEO迈克尔·马克斯(Michael Marks)则认为:“整个电子产品制造业即将迁往中国大陆。”如果去过东莞,就能明白他在说什么,这里可以配齐全球95%的IT产品。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两个小时,世界市场的价格就会波动。

价格战最考验厂商控制成本的能力。据联想(0992.HK)2004年第三季财报(10至12月),“经营费用率进一步下降1.2个百分点至6.9%;现金周期也由去年同期的14.42天大幅降至0.34天。”

1994年联想推出E系列家用PC时,“为了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到这条路上,把腰包里的钱掏出来,杨元庆叫刘军再接再厉。刘军说所有的油水都挤得差不
多了。杨回答‘不!还有!还有机箱!还有包装箱,还有包装箱里那些泡沫塑料!’”

十年之后还有什么呢?各家媒体密集引用如下数
据:“联想公布的库存天数为22.7日,而戴尔中国的库存水平已经接近其全球4日的水平”。再过十年,直销模式还会“很难向中小城市突破”吗?参考风险投资C2C(Copy to China)的思路,还有家电、手机渠道已经发生的变革,直销是早晚的事。

No comments: